top of page

東方日報副刊-創意手工書



隨著網絡文學的普及,今時今日要出版一本書,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。近年出書的門檻大大放寬,出版的方式亦五花八門,除了吸引出版社斥資出實體書或自資出版外,還可以出版電子書,甚至可自製手工書,一完作家夢之餘,更以精美的手作吸引知音人。有見及此,有機構推出手工書製作工作坊。讓醞釀出書的你有多一個途徑向讀者分享想法。


展現個人風格


電子雖然方便,但比實體書少了一份觸感和溫度,同時亦欠缺實質的手感,所以實體書的地位一直未被取代,美國出版業協會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,去年實體出的結量上升了約10%,相反,電子書銷售卻下跌約10%。


與機器印刷的書本不同,手工書除了是文字和圖畫的載體,亦可算是一件手工藝品,它不能批量印製,但作者可透過書的材料及釘裝方式,傳達更多想法,凸顯個人風格之餘,亦可讓讀者感受其誠意。簡單的手工書製作工序不多,但由封面製作、裁紙、釘裝,每個步驟也有特定的技術和竅門,香港藝術學院最近推出了「天然・製本工作坊」,教授製作手工書的技術和要點,學員更可炮製兩本獨一無二的私家手工書。


具藝術可能性


工作坊導師楊慧,在修讀設計時開始接觸書本藝術,學業後曾赴新加坡學習書本種類的釘裝技 巧,近年更舉辦不同類型的手造書工作坊,讓市 民了解這項工藝,工作坊一開始會先解釋各種訂 裝風格的特色,她說:「以日式釘裝為例,製成品的模樣類似秘笈,所需技巧相對簡單,適合「初學者,而「科普特釘裝法」(Coptic Stitch Banding) 和法式釘裝法則較複雜,製成品的書脊會呈現辮子花紋,書本可完全攤平,方便使用,但所需技巧相對較高。另外,工作坊會探討書本藝術的定義和可能性。楊慧表示:「書本藝術是以書本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品,採用不同用料及釘裝技巧,製成品可超越固有的形態,例如每頁闊度只有7mm的 《毫米日記》。」


10 May 2016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